視覺傳達專業赴栖霞區民藝館開展專業實踐調研

發布者: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發布時間:2024-12-24浏覽次數:11

2024年12月23日,在第17周的《社會創新設計實踐》課程中,由張文婷老師、侯亞鳳老師和朱思與老師帶領視覺傳達設計專業22級共計109位同學前往位于南京市栖霞區的栖霞民藝館展開了一場豐富精彩的實踐教育校外調研活動。

栖霞民藝館是栖霞區展示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平台,本次實地調研,學生們不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和了解非遺文化,更通過三位非遺傳承人的現場展示,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技藝的魅力。非遺傳承人餘應香展示了張氏糖畫的制作工藝,非遺傳承人葛傳民展示了南京剪紙的獨特技藝,而非遺傳承人李興旺則為大家帶來了面塑的現場展示。這些技藝精湛的表演不僅讓學生們大開眼界,更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在調研過程中,學生們認真記錄、積極提問,與傳承人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互動。他們不僅了解了非遺文化的曆史淵源、制作工藝和傳承現狀,還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創造出更多富有創意和時代感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課程在調研前課題組老師們進行課程研讨,并提前布置了任務書,要求學生在調研結束後,根據調研對象和調研結果進行創新設計。這一舉措旨在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學生們需要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結合非遺文化的元素和特色,設計出既具有傳統韻味又不失現代感的設計作品。這不僅是對學生個人能力的挑戰,更是對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一次積極探索。

此舉的意義在于,一方面,它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非遺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另一方面,它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通過創新設計,學生們可以将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創造出更多符合當代審美和市場需求的設計作品,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此次調研活動得到了南京市栖霞區宣傳部、區文聯以及栖霞山旅遊度假區綜合服務中心的大力支持。相關部門不僅為師生們提供了良好的調研環境,還安排了豐富的交流活動,讓師生們在深入了解非遺文化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栖霞區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政府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通過此次研學調研活動,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的學生們不僅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更在實踐中提升了設計能力和創新思維。作為駐區高校的設計學子們,他們紛紛表示,将把所學所得運用到今後的學習和創作中,為推動區域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貢獻自己的力量。

 

視覺傳達系/圖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