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科技系赴南京大學參加“AI+圖形 for art”學術研讨沙龍

發布者: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發布時間:2024-12-13浏覽次數:61

2024年12月11日,藝術與科技系主任張文婷,青年骨幹教師陳曉蕾、王紫韓,受邀赴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計算機與科學技術系參加“AI+圖形 for art”學術研讨沙龍,并進行設計項目成果分享。

本次“AI+圖形 for art”學術研讨沙龍主辦由江蘇省工程師學會虛拟現實與元宇宙專委會、江蘇省計算機學會圖形圖像專委會主辦,特邀江蘇省工程師學會理事、南京鐘山虛拟實驗室CEO謝海春、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藝術學院、建築學院及南京其他高校多位專家團隊進行觀點分享,并組織南京大學在讀碩博士研究生積極參與研讨。

研讨會聚焦AI和圖形技術賦能藝術創作,圍繞議題“當AI的數字什思維與藝術思維的碰撞,會給創新藝術與文化傳承帶來什麼怎的挑戰和機遇”,展開熱烈讨論。

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朱光輝老師團隊首先進行工作分享,重點分析大模型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南京大學藝術學院陳靜老師團隊通過建立非遺文化虛拟展示平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基因數據庫,展示了AI驅動下的文化遺産價值挖掘與展示的更多可能性;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霍靜老師團隊分享了基于圖像生成模型的人工智能增強創意研究。

南京大學藝術學院任豔明老師團隊就AI助力雕塑創作分享了現狀與前景,劉德龍老師團隊分享了AI發展對于中國傳統繪畫創作的沖擊與發展空間;計算機學院過潔、李元琪老師團隊重點進行圖形學研究,緻力于三維場景的分析、重建與繪制;建築學院秦蕭老師團隊以AI賦能城市規劃,重點建設“AI+智慧規劃”、“AI+智能建造”、“AI+綠色人居”技術平台。

随後,我院藝術與科技系王紫韓老師分享了基于倫敦Camden Market的虛拟現實項目。該項目整體分為三個闆塊:闆塊一将整個市場虛拟化,并以數字掃描及手繪的形式将整個片區以三維漫遊的形式呈現;闆塊二将市場中最有地理特征的建築和元素像素化後二次重建,再使用VR技術将虛拟世界與現實結合,探索現實空間的邊界并打破邊界;闆塊三則是利用編程創建專屬APP,通過APP掃描制作好的卡片,便可在移動端上得到一個虛拟立體的數字圖像,讓用戶僅通過手機掃描的形式便能感受到整個市場中特色物品的立體視覺效果。項目視頻直觀地呈現了AI技術對藝術創作的影響,在學術沙龍中引起了熱烈讨論

講座結束後,與會師生們就目前的AI技術如何更好的服務藝術創作、AI+圖形賦能藝術創作有哪些隐憂等議題展開了深度交流,鼓勵學生積累審美素養,掌握AI技術,增強步入社會的實戰能力。

本次學術沙龍活動體現了科技與藝術的交融正引領着創新潮流,沙龍中,專家們的精彩演講不僅展示了AI技術在圖形藝術創作中的最新應用,還探讨了其背後的算法邏輯與美學價值。此次活動是藝術與科技系走出校園與跨專業交流學習的積累,拓寬了藝術與科技系教師團隊的學術視野,同時激發了老師們對“AI+藝術”在未來教學中更深入的思考。相信在不久的将來,AI将在圖形藝術領域創造更多可能,為專業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藝術與科技系/ 圖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