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探索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緊密對接,深化傳統文化在數字技術視角下的教學體系創新。11月29日,受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邀請,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教研室主任唐青老師和青年骨幹教師肖聖林老師參加了在江蘇省文化館舉辦的“科技創新推動非遺傳承與工業設計融合論壇”。
本次論壇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指導,江蘇省文化館、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辦。邀請了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吳映月教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秦淮燈會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顧業亮、南京承創織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理人吳穎、南京睿之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傑、江蘇翰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祝康銘等,分别從非遺人才培養、非遺技術傳承及創新、非遺數字化運營等方面展開論壇報告。
論壇期間,南京藝術學院吳映月教授在“非遺傳承與基礎教學”主題上的報告,深刻地啟發了我們對于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基礎類課程内容落腳點的選擇及課程體系疊代的思路,而吳穎總經理對于非遺創新及産業化的設計思路分享,則拓展了我們對于當下文化挖掘、思政教學、産業運營與數字技術交叉融合的深度思考。随後,南京睿之新公司的蘇總及江蘇翰港文化的祝總更是從企業市場需求與高校人才培養的角度将論壇研讨推向高潮。兩位專家解析,“文化、技藝、藝術”與“營銷、商業、市場”密不可分,高校對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及創新傳承,更離不開對于當下數字技術的應用及賦能。教學内容既需專注領域,更應了解市場并拓展視界及趨勢才能對接行業需求。這一角度的剖析,為我們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在專業選修課程的内容建構方面注入了切實的市場訊息和思路,同時也為我們設計類課程中關于數字技術與文化挖掘關聯的過程中找到了落腳點。
本次論壇的交流學習為我們在新版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上給予了思考,拓展了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的維度,同時也疊代更新了教改及基礎課程實踐的實施路徑和方法,為專業教學與市場融通這一體塊的構思提供了清晰的視角和切實可行的途徑。
數字媒體藝術教研室/ 文 數字媒體藝術教研室/ 圖